宣州区“十三五”期间交通建设回眸:铿锵前行筑坦途
2021年02月25日 14:36 来源:中宣在线 作者:王珊 齐美忠 顾维林“十三五”以来,宣州区投资22亿元,新续建国省干道67.9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改造建设1325公里。翻开该区交通运输地图,从国道到县乡道、从城市到农村,一条条主干道路衔接有序,绵延向远。
铺就百姓“小康路”
位于洪林镇鸽子山村的宣城胡桃水果种植家庭农场常年盛产优质的蓝莓、水蜜桃等。走进其间,脚下一条6.6公里长、6米宽的村道从采摘园直通村口。
三年前的场景让村民记忆犹新:好多客商的车都开到村口了,但看到坑坑洼洼的路况后又掉头回去了。“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门口的土路变成柏油路,现在果然实现了。”宣城胡桃水果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胡少南说,道路升级后,游人进得来,水果也运得出。如今,许多村民还在自家门口卖起了土特产,增加收入。
镜头转到溪口镇:杨家坪村是该镇海拔最高的村,平均海拔在530米左右,以前从村里走到镇上,只能靠翻山越岭,或是走羊肠小道,运输物品全靠肩挑人扛,村民苦不堪言。
打开山门天地宽。历经120多天建设,一条长2.4公里的出山路建成亮相。“新修山路又宽又漂亮,来这里玩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说起家门口路带来的变化,杨家坪村村民陈冬翠笑逐颜开。
十三五”期间,宣州区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建制村通硬化路、自然村通路、农村客运物流、公路安全防护、公路养护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与城乡一体化深度融合,加大交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
城乡客运“一体化”
2020年10月22日,杨柳镇杨柳社区居民魏帮凤早早地来到公交站。这天,该镇开通了至宣城的公交车。“新车干净漂亮,司机热心服务,我感觉方便又舒心。”她说。
城乡之间,渐行渐近。一条条新开通的公交线路,成为村民通往外面世界的“桥梁”,为偏远的山村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城乡公交一体化“牵线”下,广大村民迎来了“出门就有水泥路、抬脚便上公交车”的好日子。
截至目前,宣州区城乡公交运营总里程超过170万公里,日载客量约6000余人次,已办理免费卡(老年卡、爱心卡)达14000余张,享受福利性免乘人员日约2000余人次。
漂亮的新农村与现代化的城镇,快速发展的农业和乡镇工业,因为越织越密的“交通网”而融合在一起。家住市区的苏功平在洪林镇有着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自城乡公交开通后,苏功平的通勤时间比原来减少了很多,“每天上下班都坐公交车,公交车到达站台的时间也很准时,真是太方便了!”
“十三五”期间,宣州区完成了城市规划区内向阳街道、五星乡、孙埠镇等乡镇所有城市公交线路开通以及101路朱桥、102路油榨、103路洪林、105路新田、106路文昌(寒亭)、107路棋盘、108路杨柳(高桥)、109路水东等乡镇8条线路的改造。
2020年年底,宣州区相继开通了至溪口、周王、黄渡、狸桥、沈村等乡镇的公交线路,至此,该区乡镇干线实现全覆盖。
交通发展“高质量”
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五年间,宣州区实现了交通运输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强区、主动融入沪苏浙全向对接、一体构建的综合交通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丰收答卷,亮点频频:“十三五”期间,宣州综合交通网络规模达1.5万公里,1小时通达沪苏浙的骨干交通体系基本建成;总投资7.1亿元巷口桥铁路二级物流基地配套路网启动建设;水阳江航道整治工程和巷口桥多式联运物流中心、宣州综合码头二期建成加快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五年来,宣州区累计投资2.6亿元,对全区269公里县道、440公里乡道进行了维护改造,逐力提升对县乡道路的养护水平,营造了“畅安舒美”的出行环境。截至2020年12月,宣州区对国道329古泉段、国道318宣州段、省道604朱沈路和省道104宣港路,进行了扩建改造,打造了流畅通达的交通枢纽。
路畅人也安。“十三五”期间,宣州区在完成1000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打造美丽乡村微循环的基础上,积极强化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启动了治超非现场执法建设。目前,该区共建设4个非现场执法监测点,切实维护好路产路权……
一组组数据、一次次提速、一个个嬗变,见证了宣州区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
“十四五”期间,该区将强化农村日常养护工作,做好县道日常养护和病害处治工作,同时稳步开通全区所有乡镇城乡公交线路,综合完善城乡物流网络建设,搭建“市区—乡镇—建制村”的农村物流网络,初步形成三级网络架构。
1、本页面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
2、本页面所转载的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
3、本页面内容涉及到销售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售楼处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