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老旧小区创建治理侧记:以“新”换“心” 打造宜居之城
2021年07月07日 17:15 来源:中宣在线 作者:余健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有人说,窥见一个城市真实面貌最 好方式,便是到城市的小巷小区走一走看一看。在岁月长河的洗礼中,曾经的“崭新”小区逐渐“容颜”暗淡,沦为老旧小区,随之而来的设施破损、功能不足、环境脏乱等问题凸显,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成为居民心中的隐痛,也影响着城市整体形象。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老旧小区治理直接关系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宜居感。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我市不断推进老旧小区治理,破题城市有机更新,让百姓的生活更安全、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这是宣城对全市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如今,市容市貌靓丽优美、老旧小区焕然一新、背街小巷干净整洁……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变化,推动越来越多的市民形成共识——创建,让生活更加美好;文明,让宣城更具魅力。
群策群力 创出改造“新方法”
早从2013年,我市就通过部门联动、街道配合、整合专项资金等举措,率先启动老旧小区改造,着力解决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缺失、设施设备陈旧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但“改造”并不是件简单的事,资金统筹、硬件提升、软件跟进、邻里分歧……每一件都是“麻烦事儿”。
如何理顺、解决这些“麻烦”,真正让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在老旧小区改造的实践中,我市不断推陈出新,走出了一条街道社区党建引 领,身边“好人”带动、物业企业等积极参与的“合伙”模式。通过多方共建共治,不仅顺利推进了老旧小区改造,就连邻里矛盾也得以有效化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房老、设施老、环境差……家住市区政法大院小区的217家住户,在去年迎来了小区改造,彻底告别了这些困扰多年的生活烦恼。改造过程中,小区的“大管家”——今年83岁的卜玉珍老人贡献可不小。
在小区住了30多年的卜玉珍,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她不仅是4号楼的楼栋长,经常调解邻里纠纷,还是小区老年志愿服务队的发起人,常常自发地劝阻乱堆乱放行为,清理卫生死角。2017年,卜玉珍还被评为“市民创建之星”。
去年10月,政法大院小区启动老旧小区改造。重点之一就是楼内上下水管线改造,以及重新规划室外公共空间,有效增设停车位。重新规划室外公共空间,所有人都拍手称快,可上下水管线改造,不同意见就来了。有居民认为屋顶漏水和楼下没什么关系,不愿意签下承诺书。
“改造不是一家的事,是整个院的大事。只有管线重新修好,大家才能都住得舒心。”高温酷暑,已是耄耋之年的卜玉珍和其他几位楼栋长一起爬上爬下,挨家了解居民意见,再将这些意见反馈给社区、街道、施工方等相关各方。
“好人”引 领,文明成风。在卜玉珍的带动下,小区改造很快就有序推动起来。“小区的道路更平整了,以前的杂物堆也消失了,粉刷后的墙体焕然一新。”居民严静英感叹道,“小区面貌日新月异,卜大姐操了不少心。”
一大早,从菜市场买完菜,60岁的何鹏程哼着小曲走回宣州区教体局宿舍。一迈进小区,看着刷新的墙面、改黑的路面、规范的停车,他不禁心情大好。“从前,小区老房子墙面开裂,道路破损,下水道经常堵塞。天然气还一直通不上,实在是不方便。要不是叶主任和我们说,小区要改造了,我都准备卖了房子搬出去住。”何鹏程口中的“叶主任”,就是鳌峰街道锦城社区主任叶红。
始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宣州区教体局宿舍,是一个只有4栋楼33户居民的老小区。邻里相处和睦,大家最深切的期盼,就是早日改善小区的居住条件。对于住户的急切,叶红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积极向上级部门申报。去年4月,区教体局宿舍启动改造的好消息终于传来了。
“老旧小区改造是暖民心、聚民心、得民心的‘民生改善综合体’。要将民心指标落到实处,不仅有事得与居民商量着办,有时候,还得设身处地为居民着想,往前多走一步。”叶红告诉记者,在改造前期,社区就广泛征求、听取群众意见,详细记录小区存在的痛点和难点问题,统筹考虑居民用电、停车、排水等现实需求。
叶红还将改造经验总结为“三要”和“三每”。“三要”指居民诉求必须要问、必须要回复、合理诉求必须要办;“三每”指相关方每天一碰头、每个环节都跟进、每个难题都解决。
历经2个多月的改造,区教体局宿舍迎来了“华丽的转身”。小区不仅有了专门的休闲场所、整齐划一的停车位,还有规范的门禁道闸。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去年中秋,小区的住户趁着小区改造一新的喜庆,共同欢聚举办起了“长桌宴”。家家户户端出拿手菜,围坐一起闲话家常,老“地方”住出了“新家”的快乐。
从“老破差”到“新绿美”,越来越多的小区住户真切感受到了“幸福来敲门”的喜悦。“十三五”期间,我市共改造了487个小区,惠及9万多居民。
内外兼修 创出文明新内涵
一个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不仅“绣”出美好生活新画卷,更为文明创建注入新内涵。在美好生活的影响下,市民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自觉践行一个又一个文明行为,传递着一串又一串文明音符。
晚饭后,开元小区的居民李大爷带着两个垃圾袋来到小区西南角的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一袋是厨房提出来的易腐垃圾,还有一袋是客厅里的其他垃圾,社区工作人员和我说了好几遍,我都记着呢!”
经过垃圾分类督导员检查无误后,李大爷把垃圾投入对应的垃圾箱。
“现在生活变化这么快,以前那种‘不随地乱丢垃圾就算文明’的时代早就过去了,现在丢垃圾,还得先看看垃圾桶颜色和标识,才有‘文明’的感觉。”别看李大爷现在这么“讲究”,小区改造前,他可是社区工作人员最头疼的“硬钉子”。
李大爷常年独居,以前他没事就爱在小区遛弯拾捡废品,收集来的垃圾不仅堆放在家里,还常常占用了单元楼的公共通道,惹得同一栋楼的住户怨声载道。去年,趁着小区改造,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给李大爷做工作,终于劝服他不再在公共空间堆放垃圾。不仅如此,李大爷还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知晓了垃圾分类投放的相关知识。
如今,改造后的开元小区“里里外外”大变样,已经是窗前能见绿、楼前有花园、停车讲规范的“新派头”。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小区环境变美了,大家都自觉用心地守护它,文明理念潜移默化根植在大家的心中。”澄江街道塔影社区党委书记吴宣告诉记者,趁着这股文明新风,今年6月,开元小区又实行了“撤桶并点”垃圾分类投放。将小区内原本零散的垃圾桶大量撤除,并建立5个集中投放点,同时配备垃圾分类督导员,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更值得一提的是,小区内还配置了1座再生资源回收环保屋,居民可以将家中闲置的废品、旧衣物,在这称重回收。
“从我工作生活中的体会来看,随手分类,已经变成了很多人的习惯。”吴宣告诉记者,有了李大爷的带头,垃圾分类逐渐成为小区居民的“新时尚”,大家都自觉将文明理念落实到生活的每个细节中。
这样的改变就在身边——
“这花开得真漂亮,快来给我拍张照。”在市区政法大院小区朱金凤奶奶房前的空地前,几个年轻人欣赏着眼前的美景。这一切落在了种花人朱奶奶的眼中,让她脸上的笑意又深了几分。
在小区治理前,这门口的一片空地可并不是这般“美丽”。这原是一片杂乱的菜圃,不仅影响小区“颜值”,还总散发阵阵异味。在小区启动改造前,社区工作人员来到朱奶奶家说明来意,身为老党员的朱奶奶二话没说,第二天就主动将菜圃铲平。“种菜影响环境,那我就种种花吧,好看好闻,看着心情也好。”在朱奶奶的精细拾掇下,如今门前的小花园已经成为了小区的“网红”打卡点。“很多年轻人回来看长辈,都喜欢到我院子里拍拍照。”朱奶奶自豪地说道。
如今,无论是老旧小区,还是繁华闹市,或是背街小巷、公园广场,处处都能看到醒目的公益广告、景观小品。充满艺术气息的设计、贴近人心的口号,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弘扬着文明理念、传递着文明知识,润物细无声。“这些宣传我们天天看,不用刻意记,就会背了。文明理念早已深深扎根在每个普通人心中。”敬亭苑小区的住户孙学平说。
汇聚民智 创出管理新机制
老旧小区治理“三分改、七分管”。改造完成后如何“留住”这些文明成果,成了一个新难题。我市积极探索管理模式,灵活采取社区管理、聘请物业服务企业、业主自治管理等模式,为老旧小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
——党建引 领推进社区“微治理”。发挥街道“大管家”统筹协调作用,围绕环境设施“硬件”与人文生活“软件”的共同优化提升目标,进一步搭建和深化“社会共治圈”,实现居民自我管理和长效治理。
——探索引入专业化管理服务。参照新建小区物业管理模式,由街道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择优选聘物业服务企业,提供专业化、市场化物业服务,并强化后期监管,实现物业管理从无到有、从简易到专业,让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逐步走向正轨。
——充分激发群众自治热情。对规模较小,暂不具备专业化、市场化管理服务的小区,在居委会的牵头下招入专业的保洁公司,负责小区的日常维护,成为“准物业”管理小区。同时,积极指导实行居民自治,通过居民议事会(厅)、百姓说事点、业主大会等平台,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破解老旧小区改造后管理难题。
更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老旧小区老化问题,我市还创新管理机制,实施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应急维修“物业110”工程。
“针对群众反映零星维修项目,如老旧小区群众反映的排水不通、小区道路整修、排水排污管道堵塞、化粪池满溢等设施问题,可以由物业、业主委员会列出常见维修项目清单,我们采取完全综合单价法招标的方法,实际解决这些零散的问题。”宣州区住建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杨绍虎告诉记者,考虑部分小区已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综合改造成本较高,群众诉求反映又强烈,这种“物业110”方式,既能及时地解决了老旧小区群众反映的诉求,又节省了投资,获得了群众的一致肯定,大大提升了老旧小区群众的获得感。
今美于昨,明日复胜于今。老旧小区创建治理,改善的是环境,凝聚的是民心。城还是那座城,水依旧是那水,但旧貌换新颜,城市颜值更高了,宜居之城诗意栖居,幸福的生活到来。
1、本页面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
2、本页面所转载的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
3、本页面内容涉及到销售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售楼处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