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关注

银保监会重锤违规炒房!炒房真的会坐牢?

2021年08月10日 11:04    来源:新安房产网    作者:本站编辑

敲响警钟!“炒房”真的会坐牢?

还想着炒房赚钱?从现在开始,炒房客要小心有牢狱之灾!

绝 对不是耸人听闻。

刚刚,轰动全国“深房理”事件迎来新进展,警方依法逮捕2人,刑事拘留3人。

01、已有5人涉嫌违法犯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据悉,经初步查实,“深房理”涉嫌房产众 筹和代持、违规套取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虚假广告宣传、隐瞒收入偷逃税款、伪造国家机关公文、非法集资等多项违法违规问题。

对于“深房理”案件中涉嫌犯罪的相关人员,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逮捕2人,刑事拘留3人。

不仅如此,据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介绍,“深房理”在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发布虚假广告、虚构买房案例,以不实宣传吸引会员,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严重违背中央“房住不炒”精神 ,且造成极其严重的社会影响,该局依法对其处以200万元罚款的顶格处罚,目前该项行政处罚已执行完毕。

02、44名中介违规炒房纳入“黑名单”

此外,部分中介涉嫌为“深房理”违法炒房提供便利。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介绍,现已查明,“深房理”案件中有119人参与房产代持或众 筹,按照规定,对上述人员3年内停止其在深圳市购买商品住房、租购公共住房及公积金贷款的资格。

同时,“深房理”会员中有44人为深圳市持牌房地产中介人员,已被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纳入“黑名单”。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所谓的“深房理”,指的是深圳的某一个组织,其在微博拥有同名账号,认证为“房产专家”,以“V+会员”等方式吸纳会员。

在今年4月初,被微博网友公开举报,“深房理”会员有用经营贷买房、控盘哄抬房价、借名代持、制造虚假流水等违规操作。

在举报内容发酵以后,七部门联合调查,如今,备受关注的“深房理”案件调查处理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通过“深房理”事件,可以看到,合伙买房、他人代持等行为也面临着较大的法律风险。

中 国 证 券报分析人士称:成立专门的机构教唆炒房在全国范围内都属罕见,此次调查结果警示意义重大,官方严厉打击违规炒房行为,情节严重的甚至要负刑事责任,违规炒房已成“高压线”,一旦触碰将付出惨重代价。

1461张罚单!银保监会重锤违规“炒房”

除了“深房理”事件处理结果出来了,还有一件大事值得关注。

那就是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楼市,广东银保监局近日开出12张罚单,罚款金额上千万。

近日,从广东银保监局官网了解到,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共4家银行12家分支机构及10名相关责任人被罚,罚款金额合计1090万元,案由均为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

另据7月22日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广东银保监局辖区银行业监管与改革发展情况》显示,广东银保监局将坚定不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并全面落实“房住不炒”政策要求。

据悉,上述12张罚单中主要针对广州地区的银行分支机构。其中,中国工商银行相关分支机构共领到9张罚单,涉及包括工行天平架支行、云山支行、番禺支行、同福中路支行、荔湾支行、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分行、广州环城支行、广州分行以及广州东城支行等9家分支机构,累计罚没资金535万元,成为为受罚机构及罚没资金最多的银行。

很难想象,这12家分行背后有多少个违规的买家,又有多少人即将面临被抽贷的命运。

今年6月1日,银保监会召开“近期监管重点工作新闻通报”发布会并表示,对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采取措施,保持监管的高压态势。相关措施包括联合印发《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通过加强借款人资质核查、加强信贷需求审核、加强中介机构管理等,严防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

据悉,目前广东、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已先后发布了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市的初步排查结果。

据报道,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共收到银保监开出的1461张罚单,共计罚款4.13亿元。

其中,单笔最 大罚单由中信银行领到,被罚2020万元;而农业银行收到的罚单数量最多,合计95张;陕西银保监局以131张罚单,成为上半年处罚最勤的监管机构。

除了“罚得多、罚得重、罚得勤”之外,“罚得新、罚得细”也是今年上半年银行业监管的两大关键词。

在内控管理不审慎、信贷违规、涉房类贷款违规等处罚重点的基础上,数据安全与信息系统建设、用户信息安全等也成为上半年监管的新动向。

此外,银保监系统对机构处罚和个人处罚并重,不仅个人罚单数高达719张,更有50人被终身禁入银行业。

建议大家不要再对此抱侥幸心理,“房住不炒”方为正道。

围堵投机“炒房”!北京、杭州、成都3地同日调控加码

进入八月,楼市调控再加码!一天之内,杭州、北京、成都3座大城市也突然再次为楼市打上补丁。

2021年楼市调控很常见,并不稀罕,但是同一天,3座在房地产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城市同时发布调控升级加码的政策还是比较罕见的,而且均指向一类投机炒房行为。

01、北京:离婚3年内不得买房!北京调控再“打补丁”

8月5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商品住房限购政策的公告》,明确夫妻离异的,若原家庭在离异前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自离异之日起3年内,任何一方均不得在本市购房。新规自8月5日起执行。

简单来说,通过“离婚”来让夫妻中任何一方获得购房资格的方式,在8月5日起正式宣告失效了。

02、杭州限购升级!非本市户籍购房需4年社保

杭州也发布新政,规定本市户籍需2年社保、非本市户籍需4年社保方可获得购房证明。

这就意味着一大批人群暂时失去了购房资格。根据测算,此举将减少30%左右的“房票”,有利于平抑市场热度。

03、成都完善购房政策!涉购房资格顺位等

同日,成都也出台《关于加强赠与管理和优化购房资格复核顺位相关事宜的通知》,严格认定赠与住房行为的限购标准,进一步优化购房资格复核顺位。

比如,赠与的住房计入受赠人家庭住房总套数审核购房资格。也就是说,通过赠予房产的方式来规避限购的漏洞被堵住了。


合肥调控升级!多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具体到合肥房地产市场,继4月5日楼市“新八条”发布后,监管部门为了完善房地产市场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重拳出击查处房地产市场违规行为,包括通报违规房企、禁止违规房企2年内在合肥拿地、大额罚款、曝光不良中介、号召市民积极举报等...

1、合肥一批违规中介被曝光

从6月份开始,合肥监管部门开始了房地产领域专项整治。葛洲坝中国府违规选房、金鹏麓山院无证销售等乱象都给与了重罚,另外还还曝光了了一批违规中介公司和长租公寓。

违规中介被信用扣分:

违规中介

违规中介

上述一批违规中介公司和业务员信息被公示,大家置业时一定要提高警惕,选择正规的中介公司,千万不要被无良中介给骗了。

重点关注长租公寓名单:

重点关注长租公寓名单

近几年,长租公寓“爆雷”、“跑路”潮不断,无论你是租房、还是房东都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优惠、返利等套路所欺骗了,尽量选择靠谱的租赁公司。

2、最 高奖励2000元!合肥公布房地产领域举报电话

为认真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各项政策措施,坚决严厉打击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合肥市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今天发出《关于公布合肥市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举报电话的公告》,面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受理举报线索,建立有奖举报制度。

举报电话全部如下:

合肥房地产整治举报电话

合肥市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

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0551-62613595

高新区:0551-65869526、65310226

经开区:0551-63679088

新站区:0551-65770227

安巢经开区:0551-82363059

滨湖科学城管委会:0551-63357471

肥东县:0551-67711531

肥西县:0551-68831238

长丰县:0551-66663818

庐江县:0551-87771119

巢湖市:0551-82630061

瑶海区:0551-64236006

蜀山区:0551-65120155

包河区:0551-63357471

庐阳区:0551-65682077

在公布举报电话的同时,本次整治行动还推出了有奖举报制度:

针对合肥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经查证属实、依法作出行政处罚的,对首 次举报人奖励2000元;针对房地产中介企业、住房租赁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经查证属实、依法作出行政处罚的,对首 次举报人奖励1000元。

6月23日上午,合肥市召开了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动员部署会,自6月25日至12月底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

会议要求,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广泛关注的企业和商品房项目,重点关注,及时处置;对参与制造房地产市场乱象的企业和个人依法严处,涉嫌违法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对顶风作案、拒不整改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追究到底、处理到位。

本次重点整治房地产企业开发经营、房地产中介经营服务、住房租赁企业经营服务、涉房网络传播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3、合肥房产局集中约谈36家房企

近日,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组织召开加强商品房预售款进账管理约谈会。3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相关负责人被约谈。

会议要求,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严格对预售款进账情况进行自查,凡预售款未按规定进监管账户的,立即进行整改。对新收取的预售款一律直接缴存至对应的监管账户,一律不得存入监管账户以外的其他任何账户。

合肥市房产局还要求各开发企业按照进账管理工作要求,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每一笔预售款及时进入监管账户。未按规定进监管账户的企业,务必按时完成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将依法严肃查处理。

4、滨湖某楼盘自查违规 降级处罚相应违规人员

继合肥葛洲坝中和府选房违规之后,滨湖又一楼盘曝出销售违规!目前,开发商自身也已经证实。

合肥荣盛泽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7月31日发布郑重声明,经调查,其在滨湖新区开发的荣盛华府项目确存在个别销售人员违反公司要求及政府相关政策规定,通过接触有购房需求的客户及项目工抵房源,预想赚取差价,此事得到了及时制止,收取客户订金已及时退还。

并且,荣盛还表示,已根据公司规定对该名违规人员进行了罚款及降级处罚、项目负责人因监管不利也进行了处罚,同时对所有内部员工发严正通告,明确公司要求及政府相关政策及规定,严禁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并且注意下面“红框”的这两段话,安徽荣盛已经表示,除了正规渠道以外的所有途径,都不要相信。所有号头费、加钱能摇号也不要信。

5、合肥是否跟进二手房参考价政策?官方回复了

从7月下旬开始,中央、各地政府密集发布对楼市的调控政策,房地产行业调控日趋严厉。多个热点城市楼市调控相继“打补丁”。在这其中,二手住房成交参考机制措施备受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已有深圳、成都、西安、上海、宁波、绍兴、无锡、东莞和金华等9个城市出台了二手房指导价调控政策,二手房成交参考价将成楼市调控风向标。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指出,已发布二手房参考价机制的6个城市,除绍兴不在70个大中城市统计范围内,其余5个城市均属于二手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严跃进预计,更多城市推进二手房市场参考价机制的概率较大,特别是一二线重点城市,该政策或成二手房市场调控标配。

在此大背景下,合肥会不会跟进二手房参考价政策?

7月底,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中留言,称目前合肥有些地方的二手房挂牌价严重虚高,咨询合肥是否会出台二手房参考价政策?

对此,中共合肥市委办公室回复:

您在人民网给省委书记留言,反映合肥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回复如下:

关于您建议的发布二手房参考价格。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将持续关注市场变化,会同市有关部门深化政策研究,提高因城施策、分类调控的水平,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在一系列监管措施下,相比之前,合肥房地产市场表现平和了许多,尤其是二手房市场大降温,“价格下跌”成关键词。

不过,由于全市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有些区域炒房客们依旧不死心,明里暗里搞小动作。对此,购房者在交易过程中遇到不合规要求,建议积极举报。

至于合肥楼市后续政策是加码还是保持现状?目前官方的回复是根据市场监测结果及时对政策进行预调微调。

下一步,合肥市房产局将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绷紧房地产调控这根弦,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强化长效机制建设。发挥房地产调控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坚决落实城市主体责任。

强化市场监测分析。跟踪监测房地产新政实施效果,继续紧盯房价指标和地价指标变动情况,根据市场监测结果,及时对政策进行预调微调。

强化政策研究储备。加快编制《合肥市“十四五”住房发展规划》,引导社会预期;加强政策研究,学习借鉴其他试点城市出台的调控政策措施,增加调控政策储备,不断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体系。


免责申明:

1、本页面若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本站及时删除。

2、本页面所转载的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

3、本页面内容涉及到销售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售楼处为准。

分享到:

为你推荐

宣城桃花源
11500元/㎡
宣州区
改善房 品牌开发商
新华御府
11500元/㎡
宣州区
改善房 品牌开发商
国控蓝城·宁国桃李春风
待定
宁国市
拎包入住 高绿化
爱家华城
6200元/㎡
宣州区
刚需房 单身公寓
东方印
5260元/㎡
宣州区
公交枢纽 低首付
江南春天
5200元/㎡
宣州区
养生盘 湖景

房产头条

关于我们| 荣誉资质| 网站服务| 联系我们| 诚聘英才| 版权说明|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05 - 2025 安徽新安爱房资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51-63518000 举报邮箱:webmaster@xafc.com

错误

下载新安买房APP

买房更简单

客服热线

400-810-1298

我的关注